竹塹城 | 2021全台活動資訊網
迎曦門(東門)是竹塹城僅存的城樓,位於新竹火車站沿中正路直行約400公尺處,為國定古蹟。而護城河經過整治後,結合現代建築,現為具休憩功能的親水公園。
座標:24°48′15″N 120°58′13″E / 24.8042121356586°N 120.970198964244°E / 24.8042121356586; 120.970198964244
竹塹(ㄑㄧㄢˋ)城。又稱淡水廳城、新竹縣城,是指臺灣在清治時代於今日新竹市中心所建的城廓,創立於雍正元年(1723年),是當時淡水廳廳治( 北台灣行政中心 )所在,後臺北府設立,淡水廳城改為新竹縣城。現存的磚石城池完成於道光九年(1829年)。因此有時也用「竹塹城」一詞來代指新竹市。迎曦門是竹塹城現今唯一留存的城門,是中華民國國定古蹟。
道路中央圓環內的迎曦門「竹塹」為新竹的古稱,最早是平埔族道卡斯族「竹塹社」的所在地[1][註 1]。漢人約於康熙五十年(1711年)間,由泉州移民王世傑(閩南籍)來此開發,而在他率領親族鄉民來此屯墾後,此地逐漸成為清代北台灣最重要的政經與文化中心[2]。當時竹塹隸屬於臺灣府諸羅縣。在康熙六十年(1721年)朱一貴事件平息後,清朝鑑於原諸羅縣轄區過大,統治鞭長莫及,於雍正元年(1723年)分虎尾溪以北設彰化縣[1],同時設置淡水捕盜同知專司北台灣事務,竹塹被劃於其轄區內。直至雍正九年(1731年)正式於大甲溪以北至雞籠分劃轄區,設置淡水廳,並改長官為淡水撫民同知。
清朝治臺初期,為了避免流民造反,曾經禁止台灣建造石磚城,因此,竹塹城早期的雛型,是以種植竹圍的方式代替磚牆。雍正十一年(1733年)淡水海防廳從彰化縣城正式移來竹塹時,淡水同知徐治民在四週遍植莿竹,整個區域呈圓形,週長440丈(約1408公尺),有東、西、南、北四個門,為竹塹建城之始。到了1759年,莿竹均已腐杇。1806年,因蔡牽等人侵擾臺灣沿岸,同知胡應魁諭民造土城。七年後,同知查廷華又再加高加寬土圍[2]。 1827年,進士鄭用錫(閩南籍)等向前來巡視的閩浙總督孫爾準倡議興建磚石城及四城門樓,獲清廷同意後,於次年(1828年)開始築造磚石城垣,周長為860丈(約2752公尺),牆高1丈5尺(4.8公尺),高度加雉堞則為1丈8尺(5.76公尺)。該城以城隍廟為中心,東門為迎曦門、西門為挹爽門[註 2]、南門為歌薰門[註 3]、北門拱宸門[註 4],而在東西南三門都設有...
新竹護城河親水公園- 東區- 新竹市 | 2021全台活動資訊網
護城河 | 2021全台活動資訊網
沿著護城河走讀新竹,飽覽歷史人文的新竹市區一日 ... | 2021全台活動資訊網
新竹市護城河親水公園-新竹景點介紹 | 2021全台活動資訊網
竹塹城 | 2021全台活動資訊網
新竹市地方知識庫寶藏 | 2021全台活動資訊網
新竹市護城河親水公園新竹景點玩全台灣旅遊網 | 2021全台活動資訊網
新竹護城河親水公園-新竹市 | 2021全台活動資訊網
新竹護城河(東門大溝)親水公園 | 2021全台活動資訊網
【新竹舊城小旅行】活動辦法與詳細資訊
新竹火車站旅遊服務中心推出「新竹市舊城小旅行」免費中文1小時導覽服務,歡迎旅客踴躍報名參加!本活動於每週六日上午10:00-...
【浯島城隍文化觀光季】活動辦法與詳細資訊
「金門迎城隍活動」列名為國家重要民俗慶典!其中傳統民俗蜈蚣座更在2001年創下金氏世界紀錄!讓金門小鎮成為世界亮點。每年農...